初步统计,在全球范围特斯拉S/X系列电动车已经发生接近或超过50起,即行驶、碰撞和充电导致的燃烧、自燃及爆炸事故。当玩电的特斯拉变成玩火的哥斯拉,曾经的电动车“英雄”也成为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怪兽”。
4月21日晚20时30分许,徐汇区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白色特斯拉轿车突然冒出白烟,不到5秒钟,迅速起火燃烧。火势还殃及了周围停泊的一辆奥迪和一辆雷克萨斯,现场照片显示,至少车头部位被烧得几乎只剩骨架。
据小区居民介绍,突发情况发生后,住在小区高层建筑内的居民被紧急疏散。因地下车库散发出刺鼻气味,消防员一度无法进入车库,只能通过朝车库内灌水进行扑救,车库入口也被封闭。
4月21日20时32分许,上海市徐汇区文定路某小区地下车库发生火灾,徐汇支队立即调派15辆消防车到场处置。消防力量于20时39分到场,经奋力扑救,火灾于21时18分熄灭。目前该车库因有二次爆炸风险,已被封。
特斯拉车主表示,4月21日晚上7时40分左右,他将特斯拉车停在地下车库,并未充电。8时15分左右,车辆突发爆燃。而事发时间距离他停车入库的时间,不过半小时左右。
实际上,这辆车在起火前几小时才进行完超级充电,将续航里程提升至了350多公里。这辆特斯拉是他在3年半前左右购买的,型号为Model S P85,购买的是一个试驾车,当时打了七折,车价约72万元,目前车辆还没过保修期,三年半共计行驶约六万公里。此前,该车也出现过由于传感器故障导致车辆无法开门的问题。
对于此事,4月22日6时58分,特斯拉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在得知这起发生在上海的事故后,昨晚我们第一时间派出团队赶往现场。我们正在积极联络相关部门并配合核实情况。根据目前的信息显示,没有人员伤亡。
其实这也是特斯拉在三天内,通过官方微博发的第二个声明。当时,有车主反映他的特斯拉新能源车存在问题,员工却用英语骂人。对此,特斯拉发声明表示,该行为不符合特斯拉的文化。
可以说,特斯拉起火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
2016年1月,在挪威的一家超级充电站中,一辆正在充电的Model S突然起火,整辆车几乎被烧得只剩架子;
2017年4月,美国纽约州一名车主驾驶Model S撞到了路边一块巨石上,Model S开始自燃,所幸无人员伤亡,但这辆Model S几乎燃烧殆尽;
2018年5月,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美国加州发生碰撞事故后起火,明火被扑灭后,电池组又发生了两次自燃;6月在洛杉矶,一美国演员驾驶的特斯拉Model S在行驶中毫无征兆地冒烟起火;12月,一辆银色的特斯拉Model S在位于洛斯加托斯的一家汽车修理店中起火,所幸无人受伤。
在中国,2018年年初,重庆某小区的地下车库中,一辆特Model S在未充电、未被碰撞的情况下发生自燃,所幸被物业及时扑灭;
2月底,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一起特斯拉撞树事故中,后引发了电池起火,遇难车主的尸体“严重烧伤,无法辨认”;
3月份,在广州市天河区,一辆特斯拉Model S发生自燃,车辆受损严重。发生自燃的时候该车既没有充电,也没有发生碰撞。
……
根据外媒报道,特斯拉起火的概率已经被人用简单的数据推算出来:根据18650小电池在美国消费电子行业召回概率是0.2PPM,那么特斯拉由7000块小电池组成的电池包起火概率是0.14%。
假设新车旧车发生着火的几率是一样的。2013年特斯拉全球销售22300台(截住到2018年底,按平均每辆车共保有时间5.5年计算),2014年销售31655台(截住到2018年底,按每辆车保有时间4.5年计算),2015年销售50500台 (截住到2018年底,按每辆车保有时间3.5年计算)2016年销售76,230台 (截住到2018年底,按每辆车保有时间2.5年计算)2017年销售100300台(截住到2018年底,按每辆车保有时间1.5年计算) 2018年销售250000台(截住到2018年底,按每辆车保有时间0.5年计算)。按照销售量乘以保有时间计算约等于共保有90.1万辆年,从2013年起发生着火事故是约50起。
对于特斯拉车主,如果假设你的车使用期限为8年,那么,你的特斯拉最终被大火焚毁的概率约是万分四点四。这个数字,只是比著名“炸弹”三星note7 着火的几率大上很多倍而已,当然,爆炸的后果也大了很多倍。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对于汽车发生燃烧或者爆炸事故之后都没有做出过积极的回应,甚至还表示燃油车起火事件远多于电动汽车。这个态度真的很值得玩味。
毫无疑问,自燃事故给以高科技著称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本次事故中,因为车辆是静止状态,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是电池系统失效引发火灾。此外,有媒体采访得知,车主在着火前曾完成超级快充,这有可能是引发自燃的诱因。
特斯拉目前在全球建立了上千个超级充电桩,可以在30分钟内充满一半的电,80分钟内充满,而正常充电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
不论是车主还是企业,都希望电动车电池的容量越来越大,充电速度越来越快,这样才能跑得长、歇得短,让电动车真正像汽车一样方便使用。但从技术的角度,这就意味着安全性的下降。
而且不论是否会造成自燃,长期“超充”肯定会损伤电池,这是技术在商业面前的妥协,业内人士大多都对此做法表示怀疑。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宋健则认为,特斯拉自燃可能与之前快速高速充电相关,但也暴露出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没有做好。
特斯拉的电芯在所有电动车中属于“另类”。三元锂电池主要分为镍钴猛NCM与镍钴铝NCA两大类,大多数电动车配备的都是NCM电池,而特斯拉采用的是NCA,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量密度高。但能量密度高所付出的代价即是热稳定性较差。并且特斯拉Model S搭载的是松下18650电池组,虽然特斯拉目前电池密度是世界最高,但18650的散热介质单一,有效散热面积小,也构成了其潜在的安全威胁。
据了解,我国未能大量生产NCA电池的主要原因还是其热稳定性较差,导致电池的安全性下降,如果要生产必须从电芯设计、电源系统设计、电源使用等环节进行系统可靠的安全设计。虽然通过水平更高的成组设计与电池管理来对冲热失控风险是特斯拉一直引以为豪的技术,但此次事件看来似乎并没有起作用。
此外,针对特斯拉此次燃烧,更有相关人士推测在此事故之前就存在碰撞,存在潜在的挤压、穿刺情况,甚至电池内部早已存在细微短路情况,电池老化等因素。
也就是说所有的推测都指向电池,但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所在。
以新能源车逐步替换燃油汽车,已经是世界公认的趋势。在2018年,全世界卖出了200万辆电动车,其中100万辆在中国。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电动车仍不算完美的技术,与公众对于安全性要求之间产生的落差。这一落差,在中国电动车高保有量和关注度的背景下,被一再放大。
传统汽车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才有了现在的稳定性,而电动车的大规模商业化,毕竟也就是在这几年才开始有了眉目。但不论如何,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此前公开指出,产品质量问题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部分车企和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赛跑,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为了追求高比能量,获得更多的补贴,一些企业缩短了电池的测试验证时间。甚至有的企业为了缩短开发周期,往往在选择改进方式中将电池活性材料增厚、隔膜减薄,这样改进的时间是缩短,电池的能量密度也会上升,但安全性大大降低。”欧阳明高解释。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谈到,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动力电池等安全的认识层面上需要不断的深化,这些是产业成长中的问题,而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情况来看,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只有加强安全监管,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把握产业发展的安全观。
抛开安全的任何科技创新,最终都将失去意义。虽然起火自燃是小概率事件,但这样的小概率事件落到个体上,就是百分之百的惨剧。希望特斯拉能够尽快查明原因,杜绝侥幸心理,尽快更新防护措施甚至进行必要的召回检查,跑得快还要开的稳才能赢得市场。
没有安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就没有未来。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就《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了公示。这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品报批准入的基础要求。但是,这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至今没有宣布执行。
这次自燃,特斯拉的责任自然跑不掉,同时也给所有从业者敲响警钟,不要被电动车风潮迷住眼睛,安全始终应是第一位的考虑。
本文综合自锌刻度、解放日报、海峡网、券商中国、中国青年网、中国之声、新民晚报、锂电前沿、澎湃新闻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