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车加水就能跑?“水变氢”罗生门:智商税or黑科技

车加水就能跑?“水变氢”罗生门:智商税or黑科技

时间: 2019-05-28 来源: 绿青网 作者: 刘畅 打印 字体

常上网的朋友们,肯定对流传甚广的著名表情包“葛优瘫”耳熟能详。


葛优瘫出现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第17、18集,葛优饰演的“二混子”季春生,去贾家蹭吃蹭喝的故事。纪春生自称是“民间发明家”,发明了水基燃料母液,可以让水变成可燃油,隐射了上世纪90年代轰动全国的“水变油”骗局。


近日,一则与纪春生的“点水成油”神术类似的“水变氢”驱动汽车的报道传出,把南阳市政府和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庞青年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水氢发动机的成果受到专家、业界及媒体的广泛质疑。


这究竟是一项新技术的出世,还是另一场“智商费”的骗局?


来龙去脉


5月23日,《南阳日报》头版报道称,青年汽车集团的水氢发动机在南阳市正式下线,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来网友质疑其根本“不符合能量守恒”:把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大量能量从何而来?在整个循环中,水分解产生氢气,氢气再通过燃烧产生水,能量是守恒的。如果没有电池、汽油等额外的能量输入的话,那根本没有多余的能量可以用于汽车行驶。甚至有网友质疑,该项目根本是个“骗局”。


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庞青年对此回应称,由博士、博士生导师等组成的队伍从2006年开始对这一技术进行研发,目前尚未申请专利,技术保密,研发成本保密,后续可能申请专利,加了水和料(催化剂)后,汽车能行驶300公里至500公里。庞青年还称,对现有车辆进行改动,就可以从烧油的车变身为“烧水”的车。而他计划先从物流车、卡车做起,下一步做公交车、SUV等汽车,甚至直接自己制造新车。“水氢燃料车的最大秘密在于一种特殊催化剂,在其作用下就能将水转换成氢气。”庞青年如是说。


事实上,早在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之前,庞青年就对外高调宣布:生产出了全球首辆水氢燃料车,在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的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轿车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但两年时间过去,从未有“水氢燃料车”交付使用的消息。


此外,南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称,此事系记者报道信息不准确,目前该项目仍处于研发人员的验证阶段,并未正式生产,也未经过工信等相关部门的验收。对于相关技术是否经过专家评审和论证,青年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庞青年也表示“还没有”。


“水变氢”真假莫测的罗生门,似乎正在往骗局的方向一路狂奔。


“水变氢”的技术可行性


据“水氢发动机车”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铝合金粉末+催化剂+水”反应制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氢材料’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氢气通过氢电堆产生电,给电机供电,驱动车辆行驶。”他还称,目前,加100公斤的“制氢材料”、300升的水,汽车可以跑300公里。


国家新型储能电池与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四川省电子学会新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吴孟强称,“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历程,可提高产氢速率、效率,但不能提供额外的能量。他认为,即使通过水解反应提供氢,但供氢效率是否足以成为汽车能源也需要验证。


该技术宣称能攻克现在公认的车载实时供氢技术难点,对此,国家新能源车技术创新中心燃料电池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其中难点有三:一是要控制产氢速率和气量以匹配燃料电池端需求;二是对氢气的纯度和成分有相应的要求;三是压力指标是否符合燃料电池的要求,同时考虑反应热的问题;这些难点都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这种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不新鲜,据曾在欧美国家参与氢能研究的一位权威专家透露,美国至少在20年前就进行过相关方面的研究。国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氢能专家则表示:“青年汽车的水解制氢技术,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创新和突破。这种技术只是在欧美国家的研发基础上,找到了一个用途(汽车)而已,而且这种用途是已经被国外放弃的方向,并不现实。”


国内一所高校研究贮氢材料及氢能技术的一位副教授也表示,“铝合金粉末+水”制取氢气从原理上来说,完全可行,技术已经出现,但一般不会应用到民用领域,如汽车上,因为将铝或铝合金研磨成粉末,将耗费电能。而相关设备和管理也需要大量成本,因此不可能大规模地应用到民用领域。此外,该制氢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实现铝合金与水反应过程的可控,不能像金属钠遇水那样剧烈反应,甚至生成气体爆燃。


据央视财经报道,水氢发动机的关键制氢技术专利发明人、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二级教授董仕节也承认,“目前距离大规模的技术应用还有一定距离”。据董仕节透露,该技术制氢的原理是通过铝合金和水反应,产生氢气,然后氢气输送到原料电池,以产生电能驱动汽车。“9公斤铝合金粉能够产生1公斤的氢气。”


迷雾重重的青年汽车


资料显示,2008年,庞青年进军乘用车领域,与英国莲花联合推出首款青年莲花竞速跑车。但青年莲花却没有长久运营下去。从2014年开始,青年莲花拖欠工资和社保、工厂停产、经销商退网等负面报道频见报端。


尽管庞青年即刻顺风转舵,宣布青年莲花转型向新能源业务,但时间到了2017年2月4日,由于各地“骗补”内幕事发,工信部暂停了青年汽车在内的7家公司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责令进行整改。


据工商信息系统显示,目前庞青年本人控股企业共26家。在2017年2月份新能源汽车“骗补”风波中,工信部网站公布了对7家汽车公司行政处罚书,青年汽车就是其中之一。


而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庞青年近年来被浙江、河南、山东、宁夏、陕西、贵州、江苏等地的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其包括青年汽车集团在内的部分企业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其中多处失信行为具体情形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除信用污点外,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因“实际安装电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等违规行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处罚。


另一方面,青年汽车却向政府申请了巨额补贴。2018年5月12日,浙江省科技厅公示了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申报资料车辆信息,共5家车企的22553辆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款约8.9亿元。其中,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的申请数量为343辆,申请补助资金 7417.98万元。


庞青年甚至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力挺补贴不退坡。其认为,氢能源汽车补贴参照电动车按国补50%执行,不利于氢能发展。“建议政府明确地补按国补1:1执行,且国补地补延长至2025年不退坡。”这也无怪乎网友们会产生青年汽车“借伪科学骗财政补贴”的顾虑了。


对此,5月27日,工信部回应称,截至目前,仍未收到青年汽车公司该车型的产品准入申请,该车型未获得产品公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目前这款车型不能生产销售和上路行驶。此外,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骗补”疑问,工信部也回应称,该产品没有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能申请新能源汽车补贴。


本文综合自新华社、北京日报、澎湃新闻、证券日报、第一财经、北京商报等内容




返回列表

上一篇: 微软沉海,苹果沼气:数据中心节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下一篇: “三桶油”的新能源战略:从中海油时隔7年重回海上风电谈起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