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冻结31亿、负债43亿、终止百亿PPP……说一说频繁爆雷的盛运环保

冻结31亿、负债43亿、终止百亿PPP……说一说频繁爆雷的盛运环保

时间: 2019-06-18 来源: 绿青网 作者: 刘畅 打印 字体

公司解释此次终止的原因:安徽盛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18 年初爆发债务危机以来,公司资金流动性严重不足,鉴于部分已签署的PPP 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以及公司目前的现状,本着先生存后发展的原则,收缩规模,励精图治,公司拟终止对部分PPP 项目的投资合作。


除了上述拟终止项目外,盛运环保在甘肃、陕西等地的多个焚烧垃圾发电项目处于停顿状态,且未对外进行公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我们回首梳理近年来盛运环保的足迹,会发现这位曾经的环保明星企业,早已经沦落到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的悲惨境地。


01_副本.jpg

从冉冉升起到岌岌可危


1995年,31岁的开晓胜创办盛运环保,主营固废垃圾的焚烧处理及垃圾发电,经过20多年发展,公司成为国内少有的同时拥有机械炉排炉和循环流化床技术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公司。因此,公司也曾为安徽省民营企业50强。开晓胜个人因此也收获了绚丽光环,2010年第一次进入胡润富豪榜,也是桐城市本土企业家的第一次入榜,曾享有“桐城首富”的美称。


盛运环保2010年6月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2013年公司收购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80%的股份,介入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开启了转型之路;2014年,公司通过了重大资产出售方案,将其拥有的与输送机械业务相关的资产、股权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增资、转让等方式转移出上市公司体内。本次交易完成后,盛运环保主营业务收入将由原来的输送机械类业务收入及环保类业务收入转变为单一的环保类业务收入,主营聚焦在垃圾焚烧发电、固体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处理等业务上。


2015年以前,虽然公司经营业绩不亮丽,但胜在稳定。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4亿元、6.65亿元、8.49亿元、11.70亿元、12.10亿元,净利润为0.53亿元、0.72亿元、0.84亿元、1.75亿元、2.34亿元。


自2014年以来,盛运环保公告显示,其开始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采取BOT模式大力投资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接连与各地政府签署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框架协议,并对部分子公司进行增资。


BOT模式是盛运环保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主要模式,即政府授予企业特定范围、一定期限内的独占特许经营权,许可其投资、建设、运营城市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并获得垃圾处置费及发电收入,在特许经营权期限到期时,项目资产无偿移交给政府。该类项目建设前期投资规模较大,且在建设期内基本无现金流入,在转入运营后再通过服务的方式逐期收回,才开始获得运营收入和现金流入,所以,这种模式对公司的资金充裕度要求较高。盛运环保为此大肆向金融机构及个人借款,短期高息不仅产生难以承受的财务费用,且短债长用期限错配,最终酿发债务危机。


12_副本.jpg

盛运环保现状到底有多糟?


上市之后,盛运环保曾十分积极地并购扩张。2010年至今,其相继发起对中科通用、中科环保、桐城垃圾发电、重工机械、新疆煤机、轩慧国信等10多家公司收购,耗资超10亿元。然而,这些并购不仅未能有效提振盛运环保经营业绩,反而让其财务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公司盈利能力越来越弱。


2015年主业小幅亏损,2016年,主业延续亏损,2017年、2018年则是加速亏损。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锐减至5.15亿元,降幅达62.04%,净利润亏损扩大至31.13亿元,扩大幅度为136.11%,扣非净利润为-26.85亿元,亏损幅度扩大至139.53%。对于2018年的巨额亏损,该公司解释称,当期亏损主要缘于其对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之外提供违规担保和公司向关联方提供资金;清偿到期债务或将增加财务费用等。


而从盛运环保披露的产品毛利率情况来看,垃圾处置及焚烧发电业务的毛利率在2012年至2015年均稳定保持在50%左右,但从2016年开始,则出现大幅下滑至不到20%。


因债务危机,公司主体信用等级在2018年5月9日至10月11日期间4次被下调,由“AA”下调至“C”,C级为最低级,代表“不能偿还债务”。连续两年的亏损,更是导致盛运环保2017年发行的公司债券暂停上市,也将导致公司被ST。如果今年延续亏损,公司将面临退市。


而对于近日盛运环保终止百亿元PPP项目的行动,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其最大的因素是自身原因。“盛运环保现在是‘多事之秋’,其6月4日曾公告称,累计有85个账户被冻结,累计申请冻结金额为31.37亿元,累计冻结账户账面余额4303.62万元,公司未清偿到期债务高达43.2468亿余元,对应债权人76名。”不过,对此盛运环保曾表示,正在积极的与金融机构协商,希望尽快解决对应的问题。


祸不单行,截止2018 年 12 月 31 日,关联方还非经营性占用盛运环保资金 16.56 亿元,经营性占用资金4.85 亿元,合计 21.41 亿元。2019 年 1 月 16 日,桐城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已立案,对涉及关联方资金占用的部分关联方资产进行追缴、查封、冻结及待冻结。盛运环保通过对各关联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及偿债能力进行评估,同时对公安部门追缴、查封、冻结及待冻结的预计可用来清偿关联方公司资金占用的资产(包括股票、房产、公司股权等)价值进行了初步估计,确认针对关联方公司资金占用(包括经营性占用和非经营性占用)累计计提坏账准备5.27 亿元,本年度计提 2.93 亿元。


与此同时,盛运环保还为关联方借款提供担保30.42 亿元,为其他单位借款担保 1.33 亿元,共计31.75 亿元(其中保理业务 2.59 亿元,担保 29.16 亿元),截止2019年5月31日,上述担保中债权人已起诉要求盛运环保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的金额为18.85亿元,已判决或裁定承担连带担保责任金额为6.13 亿元,盛运环保针对已判决或裁定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的金额计提预计负债5.04 亿元。


关于违规担保问题,早在去年6月,开晓胜就曾向盛运环保提交改正措施方案,当年6月底前,关联方偿还3亿元-5亿元资金给上市公司,不能按时归还资金则由开晓胜本人按期履行代偿义务。去年8月底前,关联方公司再偿还3亿元-5亿元,剩余资金在当年底前完成偿还。开晓胜还表示,对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之外的担保,他同意限期12个月内解除。然而,上述承诺注定为空头支票,开晓胜也因逾期不履行公开承诺被证监会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


值得一提的是,自盛运环保上市以来,开晓胜多次进行减持。与接连失信相对应的却是“精准减持”。在盛运环保爆雷之前,即2016年底,开晓胜一周内提前减持套现4.67亿元,其非限售股实现清仓。此前2013年、2014年,股价高位之时,其通过在二级市场减持,套现10.53亿元。两次减持叠加,累计套现为15.20亿元。从2013年7月到2016年年底,开晓胜累计减持了14次,最后一次减持无限售条件股份0.04%,几乎清仓。


09_副本.jpg

积极自救,屡战屡败


事实上,早在2017年,盛运环保就曾经策划过重组自救。2017年12月1日,盛运环保公司股票停牌,并于2017年12月15日转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继续停牌。公司原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资产,但因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告的最终审计结论为保留意见,且导致该保留意见所涉及事项(即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的重大影响仍未消除,亦无法通过本次交易消除,不满足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条件。因此,2018年5月10日,公司与天宏创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黄小红、北京金沣铂源投资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之补充协议》,公司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天宏阳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宏阳光”,主要从事新能源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控股权。


按照公司的说法,收购天宏阳光是调整发展战略之举,在做大做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主业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可再生能源领域,丰富公司的业务结构。但是,这次重组并未成功。因公司未能于2018年5月18日前向天宏创通支付诚意金1000万元,且交易双方无法就相关具体方案达成一致,2018年5月31日,公司董事会通过议案决定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此后,控股股东开晓胜也曾多方寻求债务重组,先后联系了新苏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5月23日公告,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能集团”)、控股股东开晓胜与公司,就公司股权转让、项目合作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协议内容包括控股权转让和项目子公司托管。三方承诺,就政府授予公司的40个筹建和在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日处理31,350吨),川能集团将对相关垃圾发电项目按照特许经营权投资额度不低于156.75亿元。


彼时,盛运环保债务累累,有实力的战略者入股的确能缓解其债务压力。而川能集团也具备这样的实力。然而,有时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该项重组最终还是落空。今年3月29日,盛运环保收到川能集团《关于终止盛运环保项目并购工作的函》,川能集团终止对公司的股权并购工作。由于公司的违规担保、财务资助、债务到期不能清偿等存在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导致二者的合作终止,不会对公司后期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而就在不久前,一纸重整申请通知书再次令盛运环保投资人的眼球聚焦。其1月19日公告称,收到债权人重庆烽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烽华公司”)的《重整申请通知书》,烽华公司以盛运环保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已向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安庆中院”)提出对盛运环保进行重整的申请,以通过重整程序清偿其相应债权。


值得玩味的是,盛运环保共拖欠烽华公司货款仅111.3万元,与其未清偿债务总额相比,可谓九牛一毛。烽华公司1月2日致函再次要求其支付欠款,但盛运环保仍表示无力偿还。烽华公司依据《企业破产法》,于1月18日向安庆中院申请对盛运环保进行重整。


不过,盛运环保能否重整至今仍是一团迷雾。其公告指出,该项申请能否被安庆中院受理、公司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公司股票可能面临终止上市风险。若安庆中院正式受理烽华公司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公司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持续失血,负债高企,回款无力,自身资产的变现能力也很差,又遭遇商誉、往来账款等资产的大幅减值,一系列的麻烦事裹挟而来,令盛运环保在凌冽的风雨中不断地飘摇。至于公司未来能否重组成功?一切只能等待天意的安排了。



本文综合自经济观察网、市值风云、每日经济新闻、投资时报、经济观察报、同花顺财经、中国经营网、长江商报 、梧桐树下、溢千树等内容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从老板列为被执行人到百亿项目涉嫌信披违规,美锦能源最近都出了什么事?

下一篇: 从生物质发电第一股到负债百亿,*ST凯迪是如何堕入深渊的?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