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咋就给了非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咋就给了非可再生能源?

时间: 2019-07-04 来源: 绿青网 作者: 刘畅 打印 字体

6月2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通知》。


奇怪的是,《补充通知》明确表示,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适用于支持煤层气(煤矿瓦斯)、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


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这些算可再生能源吗?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拖了这么长时间了,为什么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还要用来补贴非可再生能源?


一时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01_副本.jpg


专项资金为啥给了非可再生能源?


事实上,据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次《补充通知》中关于补贴煤层气(煤矿瓦斯)和页岩气的规定并非新政,只是针对2015年《暂行办法》的进一步说明,“专项资金支持煤层气和页岩气也是此前就有的,致密气是按照中央的要求新增的”。


2015年财政部印发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显示,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是指通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专项资金。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重点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和产业化示范、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及能力建设、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公共平台建设、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综合应用示范以及其他经国务院批准的有关事项。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管理有了一些调整,一些小的专项合并到大专项里了,针对煤层气等一部分行业的专项资金就统一划归到‘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名目下了,只是保留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这个名字,方向上还是有扩展的。而且根据2015年的《暂行办法》,非常规天然气也是属于新能源范畴内的。”


财政部公布的2017年、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分配情况显示,专项资金总额分别为463016万元和596577万元。特别是2018年,用于支持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利用的分别为109441万元和380249万元,剩余1809万元和105078万元分别用于支持生物乙醇燃料和农村水电的增效扩容。据此计算,2018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中有80%以上用于支持了作为化石能源的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开发利用。


09_副本.jpg


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到底有多大?


其实,部分可再生能源行业人士之所以会关注这一事项,自有其原因所在,和可再生能源行业本身的发展历程脱不开关系。


可再生能源可以说是被大规模的政策刺激扶植起来的行业。为了实现低碳化发展,我国能源主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引导政策。强力的电价补贴助力我国光伏、风电发电装机规模双双跃居世界第一,领航全球。


如今,新能源每个产业几乎已发展至万亿规模,相比之下,补贴拖欠的缺口也不小。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测算,截止到2018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已经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不算2019年以后的新增补贴。20年后,补贴全部退出,25年(2013年开始)合计约3万亿元补贴资金。


为解决补贴发放问题,财政部已组织共 7 批可再生能源补贴项目上报,经过审核列入补贴目录的项目,可以陆续拿到财政部发放的补贴。而对于还没有列入补贴目录的项目,只能等待第 8 批及后续项目申报。由于补贴缺口的不断扩大,进入目录困难愈来愈大。若无新的财政补贴资金来源,国家第八批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申请和批准将遥遥无期。


根据中电联数据,截止2018年6月底,中国光伏总装机容量为15606万kW,而进入前七批进入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的光伏电站规模共计约50GW,仅占目前中国总装机规模的32%。截止2018年6月底,风电累计并网1.96亿kW,进入目录的为1.4亿kW,约28%的风电项目未进入补贴目录。也有生物质项目未进目录。


业内人士估算,进入前7批补贴目录的项目,年补贴需求约为812亿元,如果将目前和未来的光伏扶贫项目优先纳入补贴,到2020年,进入目录项目的总补贴需求约为900亿元。根据我国目前的用电量水平及增速,未来的可再生能源附加基本每年可以达到900亿元。


然而,即使进入目录,也不表示能够高枕无忧,业内还普遍存在 “补贴不能及时到位”的现象——企业应得的补贴长期不到账,反倒需要“预支”税费,有些“未予之,便取之”的味道。


正因如此,本次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用来支持煤层气(煤矿瓦斯)、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的举措,才或多或少使部分业内人士感到疑惑。


04_副本.jpg

补贴依赖或将结束


当前,在风电、光伏行业规模扩张、技术进步的促进下,系统价格不断下降,因此推动了补贴电价快速下降,并在2019年开始竞价,2021年陆上风电、光伏将全面进入平价阶段。据预测,2021年之后新增项目将不会对财政产生补贴压力,未来主要压力将来自于存量项目。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对补贴的依赖有减轻的趋势。


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可再生能源摆脱对补贴依赖的那一天,似乎也已经不远了。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日前相继发布了最新的可再生能源报告,这些报告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一个观点:即便没有财政补贴,可再生能源也是当前最便宜的发电来源。


IRENA在报告中指出,安装和维护成本是阻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鉴于该行业成本下降趋势已经确定,在没有任何经济援助的情况下,陆上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已经比任何低成本化石燃料替代品还要便宜和清洁。


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近日发布《可再生能源2019年全球状况报告》指出,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出现下降,这主要是太阳能发电技术成本降低所致,但同时意味着该行业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实现所需的电力。


当前,全球超过2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分析普遍认为,低成本的绿色电力正在成为常态。REN21通过对114名能源专家调查发现,他们就“低价可再生能源主导电力市场”这一话题基本达成“压倒性共识”。


“整体投资下降时,我们很容易认为正在倒退,但事实并非如此。”BNEF总编辑Angus McCrone表示,“可再生能源价格越来越低,使得其竞争力越来越强,我们可以用‘更少的钱办更多事’,亚洲、欧洲、中东和非洲等国都在加速布局绿色电力。”


70%的的受访专家相信,可再生能源成本将继续下降,并且到2027年将很容易抵消所有化石燃料的成本。甚至有专家对REN21表示,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可以轻松转型成为100%可再生能源结构。


“需要固定电价政策等直接补贴的日子即将结束。”BNEF能源经济主管Elena Giannakopoulou直言。她补充称,但实现能源转型且加速降低碳排放水平,还需要其他政策扶持,包括电力市场改革需要保证“风光”和储能可以根据其对电网的贡献获得相应补偿。


可再生能源似乎可以和补贴说再见了,毕竟“风光”发电既省钱又干净,谁还需要又脏又贵的煤电呢?


本文综合自申港证券、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能见Eknower等内容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侬是什么垃圾?”把上海人逼疯了的垃圾分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下一篇: 综合能源服务大潮之下,电力企业的“转型经”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