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关于绿色低碳转型问题的相关回答,整理如下: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社会都非常关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就,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江金权: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建议》从12个方面作了系统总结,这里我简要作个介绍。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我国经济增速继续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万亿元左右,连续跨过了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几个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重要引擎。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二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均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产业超过50万家,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破除,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机遇、拓展新空间。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 四是民生保障扎实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上。 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清洁电力供应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至50立方米以下,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亮。我国正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引领者。 六是国家安全能力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强。粮食产量稳定在6.5亿吨以上,能源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我国成为世界上犯罪率最低、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安中国名副其实! 此外,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有效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精神文化产品丰富多样;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国两制”实践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拓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这些重大成就,为“十五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十五五”时期,只要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正确方向、遵循科学理念、发扬斗争精神、把握历史主动,我们就一定能够继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局面。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刚才郑栅洁主任介绍了“十五五”时期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的一些目标任务。我想请问,在推动重点产业绿色转型、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等方面,会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郑栅洁: 谢谢您提了这个问题。习总书记上个月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这次《建议》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安排,您刚才提到的产业、能源转型,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快全面实现绿色转型,我们理解,就是要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加快推进4方面举措。 首先,是加快构建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过去我们是能耗双控制度,现在全面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这是全面绿色转型的“指挥棒”。《建议》提出稳步实施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各类主体的激励约束制度体系。 其次,是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这是全面绿色转型的“牛鼻子”。我们将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到“十五五”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让更多绿电穿越山海、点亮万家灯火。重点有三项工作:一是以更大力度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二是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由基础保障性电源转为支撑调节性电源;三是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确保绿电发得出、电网接得住、终端用得好。 第三项举措,是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这实际上是通过增加产业的“含绿量”,来提升经济的“含金量”。我们要做好产业的“加减法”:一手做加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根据测算,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约11万亿元,未来5年还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十五五”时期,力争建成100个左右国家级零碳园区,将为绿色低碳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一手做减法,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将在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力争实现节能量1.5亿吨标准煤以上,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亿吨。 第四项举措,是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这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是全面绿色转型的根本所在。在生产方面,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争到2030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同时加快建筑和市政设施节能改造,提高大宗货物的铁路、水路运输比例。在生活方面,广泛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大力倡导节粮、节水、节电和生活垃圾分类,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低碳产品,以绿色生活打造美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