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5年版)
目录分为共性通用技术及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纺织印染行业、造纸行业、食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皮革行业、制药行业、电子行业、建材行业、蓄电池行业、煤炭行业、电力行业共150项节水工艺技术等。
国家发改委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本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项目立足于推进“软建设”落地见效,建立健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等6大方向。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强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的通知》
运行管理方面还要求加强监测预警能力,推动用户侧通过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等模式参与调度,提高用户资源的灵活调节能力。
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分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非电消费最低比重目标两类。重点用能行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可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自发自用、绿电直连、绿证绿电交易(划转)等方式完成。
国家能源局: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选煤节能降碳水平
到“十五五”末,煤炭洗选设施高水平满足原煤入选需要,洗选产能结构持续优化,智能化选煤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干法选煤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原煤入选率稳步提高,煤炭产品上下游衔接更加顺畅,为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供重要支撑。
山西:鼓励零碳园区、绿电园区试点建设
本专项安排的省级基本建设资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直接投资或投资补助等方式,直接安排到具体项目。专项资金按照比例对项目进行支持。单个项目支持比例不超过项目核定投资额的15%,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2000万元。
安徽开展省级零碳园区建设
建设主体建设主体为省级以上开发区或特色园区。以“园中园”形式申报的,需有明确的四至边界,创建主体在能耗和碳排放统计、核算、计量、监测等方面具备一定基础,3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事故,或其他社会不良影响事件。
国家碳达峰试点(乐山)实施方案发布
到2030年,累计创建2个零碳/近零碳园区,2个零碳景区,1个低碳旅游港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
李强总理:部署拓展绿色贸易
会议指出,发展绿色贸易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要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加强与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衔接协同,为绿色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能源局:尽早启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准备工作
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自6月28日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以来已逾百日,市场建设牵头单位、各省区能源主管部门和市场经营主体等各方付出了辛苦努力,市场建设成果符合初心、符合预期,值得充分肯定。
储能又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该标准将成为我国储能电池的第二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所涉及的产品为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模块、锂蓄电池组系统。在该标准范围内的锂蓄电池模块、锂蓄电池组系统包括:电信;中央应急照明和报警系统;固定式发动机启动;光伏系统;大容量储能:并网/离网等。
《风能北京宣言2.0》正式发布
“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干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 1500万干瓦,确保 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3亿干瓦,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 20亿干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干瓦,助力能源领域率先实现碳中和。
印度启动国家生物燃料政策第三阶段以促进绿色能源增长
此次政策更新的核心在于扩大原料来源,将蔗汁、含糖谷物及其他废弃生物质纳入乙醇生产体系。一位政府官员对此评论道:“这一举措将显著增强我国的能源安全,并为农业部门创造新的经济机遇。”政策修订预计将促进农村地区就业,并推动相关绿色能源产业链发展。
菲律宾批准大型太阳能项目配套输电网络建设
菲律宾能源监管委员会近期正式批准一项价值142.5亿比索的输电网络项目,该工程将把MTerra太阳能发电厂接入国家电网。这一决策为完成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提供了必要许可,目前项目整体进度已达90%。
苹果公司在欧洲扩大清洁能源项目开发规模
苹果公司宣布扩大其在欧洲的清洁能源项目布局,计划在希腊、意大利等国家开发新的太阳能和风电场。这些清洁能源项目将提升区域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
英国伊明汉姆港提交陆上风电设施规划申请
英国联合港口公司已正式提交规划申请,计划在伊明汉姆港安装最多两台单机功率最高8兆瓦的陆上风电设施。此次规划是对该港口在2024年3月已提交的两台风力涡轮机项目的补充,若全部获批建设,该港口将共拥有四台风力涡轮机,总装机容量最高达17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