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136号文配套细则:增量项目竞价上限420.7元/兆瓦时,存量项目分布式420.7元/兆瓦时、集中式324元/兆瓦时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实施细则》、《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通过分类施策、动态调整、市场竞价三大核心机制,构建新能源发展长效保障体系。
文件明确,区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核心可概括为“保存量、调增量”。相比之前能碳视界分析过的广东、山东“136号文”新政配套细则(广东136号文配套细则来了!年中首次竞价,90%机制电量申报上限,机制电价最长执行14年),广西省创新性地设置了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竞价上限0.4207元/kWh——即广西燃煤基准价。同时,广西省将存量项目机制电价按照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和集中式新能源(不含海上风电项目)项目设置了两个价格,其中,分布式新能源项目为0.4207元/kWh,集中式新能源项目为0.324元/kWh,较分布式新能源项目低23%,收益空间大幅压缩。
细则重点内容如下:
一、增量项目
主体范围
2025年6月1日及之后投产的全容量并网的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项目(不含已明确电价的竞争性配置项目)增量项目。
机制电价
每年由自治区发改委会同省级电网企业、广西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已投产和未来12个月内投产、且未纳入过机制执行范围的项目自愿参与竞价形成,分为风电、光伏两类组织竞价。广西发改委每年10月底前公示次年增量项目年度机制电量规模、机制电价上下限、执行期限等信息。
2025年开展首次竞价交易,参与主体为承诺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投产的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后续按年度开展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竞价。
竞价时按报价从低到高确定入选项目,机制电价原则上按入选项目最高报价确定、但不得高于竞价上限0.4207元/kWh,竞价下限初期可按照最先进电站造价水平折算度电成本确定,后续视情况取消。
每月对纳入机制的电量按机制电价开展差价结算,将市场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的差额纳入系统运行费用,向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分享。
享有财政补贴的新能源项目实行价补分离,补贴标准按照原有规定执行。
机制电量规模
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新能源项目,纳入2025年机制电量的规模,按照广西2024年新能源非市场化比例确定为33%(全年为65%)/广西现行新能源非市场化比例确定为8%(全年为16%)。
136号文发布后的首次竞价交易,机制电量规模参考2025年6-12月预计新增的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2025年度同类型机组平均发电小时数(扣除厂用电)、存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量比例计算得到。
2026年及后续年份每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根据广西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但不得高于上一年。超出消纳责任权重的,次年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适当减少;未完成的,次年纳入机制电量的规模适当增加。单个项目申请纳入机制的电量的比例不超过80%。
省级电网企业根据新能源项目每月实际上网电量与纳入机制的电量比例,计算每月实际执行差价结算的机制电量。每月实际执行的机制电量=每月实际上网电量x该新能源发电项目机制电量比例。如当年累计执行机制电量达到规模上限,则超过部分及后续月不再执行机制电价。当年底累计各月实际执行机制电量小于年度机制电量规模,不足部分不跨年滚动。
执行期限
按照广西新能源项目回收初始投资的平均期限12年执行,起始时间按项目申报的投产时间确定,入选时已投产的项目按入选时间确定。
未并网项目需要缴纳履约保函,保函金额按照项目核准装机容量、我区该类电源过去三年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我区该类电源过去三年平均上网电价三者乘积的一定比例确定,比例暂定为8%。保函的有效期为项目投产后半年。
如项目实际投产时间较申报投产延迟时间不超过6个月,实际投产日期前的覆盖电量自动失效、不滚动纳入后续月份,按延期天数每日扣除履约保函金额的1%作为违约金,扣除的履约保函资金纳入系统运行费;如实际投产时间较申报投产时间晚超过6个月,取消3年内该项目投资方所有新能源项目竞价资格,并且该项目当次竞价入选结果作废,扣除全额履约保函资金。
二、存量项目
主体范围
2025年6月1日前投产(即全容量并网)的存量新能源项目(集中式新能源、分布式新能源等)。2025年6月1日以前已投产,改造升级不增容的新能源项目视同存量项目,按新能源存量项目有关电价政策执行。增容改造升级的新能源存量项目,对增容部分单独计量,其实际上网电量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机制电价
分布式新能源:0.4207元/kWh,衔接现行保障性收购政策。
集中式新能源(不含海上风电项目):0.324元/kWh。
已开展竞争性配置的海上风电项目按照自治区现行政策执行。
机制电量规模
分布式新能源:其上网电量全部纳入机制电量规模,纳入机制电量比例为100%。
集中式新能源(不含海上风电项目):纳入机制电量规模由自治区发改委商自治区能源局按年确定,其中2025年电量已由2025年中长期合约保障,不再设置机制电量。
执行期限
分布式新能源:执行期限按截至2025年5月31日项目剩余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对应年份与投产满20年对应年份较早者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