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工商业储能作为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工商业储能以惊人的速度从政策驱动转向盈利驱动,工商业储能正式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活跃,企业竞争加剧,各路玩家纷纷入场,希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工商业储能项目由于投资回收期较长,使得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项目推进的关键瓶颈。项目落地的关键在于融资,但现有金融产品体系尚未充分覆盖该领域,传统信贷模式难以完全匹配储能资产的收益周期与风险特征,无法满足中长期工商业储能项目的融资需求。
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9月2日,由世界银行、华夏银行支持,EESIA与储能热榜、安徽省节能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五期绿融汇-绿色金融赋能工商业储能发展研讨会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会议围绕安徽省工商业储能项目发展现状及融资创新展开交流与研讨,吸引了30余家当地工商业储能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共同探索工商业储能项目融资新思路与新路径。
作为世界银行与华夏银行支持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促进项目”重要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汇聚了“银产投研”多方力量。华夏银行合肥分行副行长魏重华、EESIA秘书长李清举、华夏银行公司业务部绿色金融中心市场营销室经理苏楠、储能热榜创始人澹敬康、安徽省节能协会副秘书长钟涛先后为会议致辞。
中国能建安徽电力院智慧能源部经理汪洪波
中国能建安徽电力院智慧能源部经理汪洪波在《安徽省工商业储能政策解析及光储融合发展思路》报告中,从政策走向、电价机制、并网标准、建设流程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本省工商业储能产业发展趋势,并对光储融合系统未来的发展及潜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安徽工商业储能发展正处于黄金窗口期,企业应把握尖峰套利、光储协同等机会,力争在政策红利期内实现项目收益最大化。
华夏银行公司业务部绿色金融中心市场营销室经理苏楠
华夏银行公司业务部绿色金融中心市场营销室经理苏楠详细介绍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促进项目”在储能领域的支持计划。该项目作为“中国首个专项支持储能的金融产品”,也是世界银行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相较于传统融资手段,华夏银行通过转贷业务为可再生能源、储能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具有融资成本低、期限长等优势,能够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多样化资金需求,助力企业解决资金困境,加速项目落地。
会议期间,建院能源、辰兴储能、德博技术、汉星能源、绿沃循环、明美新能源、明天氢能、星储能源、巡鹰新能源、烨合新能源、佑赛科技、中喆电力、亳州新能源、大恒能源、大秦数字能源、东方日升、东源电力、国轩高科、英卓新能源、宝发动力、日出东方、虹翊新能源、能辉科技、瑞能新动力、鑫海能源、阳光新能源、中鼎星能源等企业的代表介绍了各自的核心优势、项目进展情况与经营管理现状,并围绕经营过程中融资痛点、项目推进中的核心资金需求等议题与金融机构进行了充分沟通。参会企业与金融机构一致认为,本次活动有效畅通了银企沟通渠道,为企业精准匹配金融服务提供了明确指引。
EESIA会员服务部部长陈晓星
会议由EESIA会员服务部部长陈晓星主持。本次绿融汇的成功举办,有力促进了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的精准对接,为助推安徽省储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EESIA将继续以“产业聚焦、资本协同”为宗旨,持续开展更多金融赋能活动,实现储能企业与金融投资机构的高效对接,打破企业融资瓶颈,助力工商业储能市场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