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10日起,各地陆续按下复工复产键,除湖北省外,目前全国其他30个省份均已部署安排企业复工复产。
目前,各地鼓励开工复工的企业以有条件的规模以上企业为主,其中多地规上企业复工率都已经超过四到五成,江苏、山东等地则达六到七成。此外,各地国企复工率普遍较高,基本都可达七到八成,有的地区如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各单位均实现复工复产。
截至2月17日下午16时30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诸多能源央企已经复工复产。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央企业生产型子企业复工复产率已超过80%。一些重要的基础保障行业复工率更高,石油石化企业复工率达到96.8%,电网、发电企业复工率达到83%;钢铁企业主要子企业全面开工;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不包括汽车)复工率达到88.1%。
那么,复工多日后,能源行业目前现状究竟如何呢?
整体形势稳步向好
据能源局介绍,目前,能源企业复工复产形势稳步向好,全国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平稳,湖北省等重点地区电力、煤炭、成品油、天然气等供应稳定。
其中,煤炭方面,把煤矿复工复产作为当前能源保障的突出重点,切实加大煤炭复工复产支持力度,努力确保先进产能释放。要求各产煤省和有关中央企业全面落实部署,鼓励企业采取灵活方式组织生产,积极协调职工返矿,加强产需精准对接,保障煤炭稳定供应。督促产煤重点省区坚持底线思维、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政策措施,尽快将在产煤矿数量提升至合理水平。同时,指导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中央企业和山西、陕西等省属企业发挥骨干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面恢复生产。
电力方面,督促各电网、火电企业全力做好复产复工工作,保障全国各地区电力稳定供应,重点提升湖北疫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指导电网企业通过加强疫情防控重点单位供电保障、提升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用电服务水平、加强电网设施运维、提高办电服务效率等方式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促进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油气方面,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科学组织生产、强化产运销衔接,认真做好全国特别是湖北省等疫情严重地区成品油、天然气及抗灾相关化工原料保障工作,加快油气重大工程的复工复产。同时,要求企业和地方做好油气管道保护工作。
国家电网
2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的通知》,明确十个方面工作具体措施和目标要求,向各单位发起打赢防疫阻击战、推动重点工程复工的“冲锋号”。此外,国家电网还给出了复工的时间表和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是:2月15日前复工一批、2月底前复工不低于50%、3月15日前除湖北省外全面复工。
此外,国家电网公司表示,为全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复工复产,国网将全面复工青海~河南、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张北柔性直流,蒙西~晋中、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总建设规模713亿元。同时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新开工陕北~武汉±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山西垣曲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工程,总投资265亿元。合理安排重点电网加强、提升清洁能源消纳、电源送出、电铁配套等工程及后续建设工作。
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将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组织各单位进一步梳理2月底和3月中旬复工安排,逐项工程细化疫情防控方案、应急方案和建设计划,确保各项重点工程科学有序全面安全复工建设。
南方电网
为做好疫情期间工程建设工作,南方电网公司于近日印发《基建领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方案》,要求切实抓好基建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严格遵守各级地方政府要求,积极科学有序地组织推动工程项目复工和开工。
截至2月12日,南方电网已开工复工16项工程,其中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主网和电源项目5项,全力组织开展昆柳龙直流工程、云贵互联通道工程等重点工程科研攻关及全面复工工作;已开工配网项目11项,其中10项为配合防疫工作开展的业扩配套及应急项目,全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复工复产。截至14日,包括昆柳龙直流工程在内,全网累计复工和开工项目共27项。
国家电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电投党组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疫和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紧急动员、积极应对,及时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 安全有序做好复工复产的通知》,在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燃料供应、职工队伍"三个稳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重型燃机、核电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其他重大项目复工复产工作。
据悉,截至2月17日,国家电投复产企业1045个,复产率100%。其他重大项目如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示范项目、四川甘孜清洁能源基地项目一期、新疆五彩湾智慧电厂、江苏滨海等海上风电项目正按照地方及国家电投有关要求陆续复工。
中国华电
2月12日,中国华电召开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会议要求: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深入推进公司“五三六战略”实施,全力抓好年度“七个扎实”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增产增收、降本节支、提质增效工作力度,为国家经济平稳运行作出积极贡献。
截至2月10日,在充分准备、周密安排、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中国华电全面复产复工,各海外在建项目恢复施工建设。1月24日至2月11日,集团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233亿千瓦时,完成供热量3898万吉焦;向湖北省供煤95万吨,发电9.8亿千瓦时,供热27.5万吉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充电蓄能”。
目前,所属发电供热企业全力为各地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供可靠电热保障;煤炭(煤业)全面分析各区域供应形势,确保燃料供应平稳运行;科工企业和基建单位强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措施,积极复工复产,迅速回到正常生产、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海外企业运营项目安全平稳、在建项目有序推进,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国家能源集团
作为能源骨干央企,国家能源集团已全面开启“双线作战”模式:一边组织防疫抗疫——在先后向湖北捐助资金总计6200万元的同时,全力保证疫区能源供应;一边组织复工复产——旗下各生产单位全部开工生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国家能源集团2月10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进行再部署。集团公司出台六条扎实举措,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据了解,国家能源集团所属电力、化工、运输、金融等产业板块均有序运行,70处煤矿已全部开工生产。2月1日至13日,国家能源集团已完成商品煤资源量2079万吨,其中自产煤1889万吨,发电量累计完成245.2亿千瓦时。
华能集团
2月1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制定了《应对新冠疫情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方案》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的要求,系统各单位要围绕实现 “六个深化提升”“两个更大突破”战略任务,统筹推动“一防三保”(防新冠疫情、保民生需求、保经济增长、保年度目标)工作,为全国决胜疫情防控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展现关键时刻华能“两个基础”、“六个力量”的责任担当。
方案提出10项重要任务,其中加强新能源项目建设被列入其中。华能集团预计深入推动“两线”“两化”战略布局落实落地,推动陇东、山西、内蒙古、江苏等能源基地开发,年底前全面开工,安排投资150亿元。做好建设要素调配,确保如东海上风电等175个新能源收尾和续建项目、86个新开工的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复工开工,计划投资519亿元。
中国大唐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煤矿企业复工复产的影响,中国大唐提前谋划、统筹推动,加强对煤炭市场形势综合分析研判以及与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汇报,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审批备案,并结合各煤矿实际,按照“一矿一策、分步复工”原则,详实制定复工复产方案,提前组织煤矿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返岗,严格疫情防控措施,统筹各类人员备班制安排,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确保特殊时期煤炭稳定供应。
截至2月17日,中国大唐生产和在建四座煤矿全部复工复产,煤炭生产供应和施工趋于正常,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非常时期,能源企业的“非常之举”比比皆是。复工复产的同时寻求新突破,能源行业必将化危为机,迎来更高质量发展
本文综合自人民网、国家电投、华电集团、能见Eknower、南方电网报、澎湃新闻、国际能源网、经济参考报、大唐集团、华能集团、中国华电、中国证券网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