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盟动态 > 绿青荟 | 港华能源创新赋能虚拟电厂新赛道

绿青荟 | 港华能源创新赋能虚拟电厂新赛道

时间: 2025-04-21 来源: 能碳视界 作者: 打印 字体


“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体系正处于深刻变革的关键阶段, 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工作持续推进。 随着我国首个虚拟电厂领域专项政策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印发,我国虚拟电厂发展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到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调节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


这一政策的落地,不仅标志着虚拟电厂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更为工商业储能与虚拟电厂的协同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工商业储能作为用户侧灵活调节资源的核心载体,虚拟电厂提供资源基础;虚拟电厂作为创新能源管理模式,通过灵活调度与市场交易为储能资产打开盈利新空间,二者高度互补的协同关系,不仅成为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的关键手段,更为相关能源服务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机遇。



为促进行业交流互鉴、协同发展,凝聚行业智慧与共识,共同探索用户侧储能与虚拟电厂的创新发展路径,2025年4月18日下午,EESIA联合港华能源主办的第十四期绿青荟“探索虚拟电厂创新发展路径—源网荷储·聚合共赢”沙龙上,港华能源为现场观众分享其在工商业储能与虚拟电厂领域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工商业储能和虚拟电厂的发展带来启示和借鉴,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培育。


港华能源副总裁&华北中心总经理张军(左)与EESIA秘书长李清举(右)


会议由EESIA会员服务部部长陈晓星主持,EESIA秘书长李清举、港华能源副总裁&华北中心总经理张军分别致开幕词。


“源网荷储智”重塑工商业储能新未来


随着成本下降与政策加持,工商业储能迎来爆发式增长。港华能源助理副总裁&北区能碳事业部负责人&北京港华纵横公司总经理陈斌、港华能源北区能碳事业部商务支援总监&北京港华纵横公司副总经理叶彩华分别对港华能源在工商业储能领域的业务布局与解决方案进行了介绍。


港华能源助理副总裁&北区能碳事业部负责人&北京港华纵横公司总经理陈斌


工商业储能主要满足工商业自身内部的电力需求或平衡园区内的电力电量,帮助实现光伏发电最大化自发自用,或者通过峰谷价差套利。港华能源围绕客户需求提供“EaaS”(能源即服务,Energy as a Service)服务。EaaS既是一种创新的能源商业模式,也是一种组合了硬件、软件和服务的交付模型,其体现是“打包式”服务。港华能源投资建设并运维的深圳首个工业EaaS示范项目,通过建设光伏电站为企业提供绿色电力、配套建设储能设施助力实现谷电峰用、安装能量路由器优化能量流向、采用微网星对微电网进行有效的控制、接入虚拟电厂参与电网调峰等多种方案的聚合效应,将最大化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和项目经济性。


港华能源北区能碳事业部商务支援总监&北京港华纵横公司副总经理叶彩华


此外,在零碳智慧园区建设方面,港华能源还为客户量身定制了综合性、智慧化能碳服务解决方案,将先进储能技术与光伏、充电桩、智能管理等深度结合,构建可视、可算、可管、可控“能源一张网”系统,有效实现能碳数据可视化和管理智能化与“源网荷储”友好互动,在为零碳智慧园区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显著增强了整个能源电力系统的供需协同能力。


虚拟电厂:碳汭星云的数智化跃迁


虚拟电厂是一种运用先进通信、计算、调度、市场等手段,聚合大量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并实现统一管理与协调优化的控制系统,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技术制高点。港华能源通过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布局,帮助实现用户侧资源的灵活调控和聚合效应,更加精准高效匹配供需,和现有电网调度系统有效衔接,最大程度提升系统灵活性,保证客户的高效安全稳定供能。



港华能源助理副总裁&港华数智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强发表线上演讲,他指出,港华能源开发的数智化能源生态平台碳汭星云(Tera Planet)具有强大的物联(IoT)和数据管理能力,汇集了包括光伏、储能、充电、能碳等在内的业务数据和应用,帮助工商业客户实现对能源业务的数智化管理、分析、预测和优化。依托虚拟电厂软件微网星(微网管理系统)、VPP星(分布式资源聚合系统)、易电星(电力交易分析与决策系统)和“碳汭星云”平台的数据汇接和算力支撑,港华能源可以有效预测电力市场供需余缺,确保精准申报、高价中标、最优调度、高效履约,确保虚拟电厂经济高效运行。


产业链共筑新未来


会议期间,20余位来自北京港华纵横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京东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瀚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鑫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雅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九州恒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等综合能源服务与储能上下游产业公司、能源投资机构负责人及国网北京客服中心、国网北京信通公司等电网公司代表,也结合各自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实践经验,围绕工商业储能与虚拟电厂的产业前景、优秀案例、业务拓展策略及企业间合作模式等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通过此次沙龙,与会者不仅分享了最新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与商业模式,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位嘉宾畅所欲言,深入挖掘潜在的合作机会,共同探讨工商业储能与虚拟电厂的创新实践、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返回列表

下一篇: 能源托管如何重塑公共建筑节能未来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