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盟动态 > 绿融汇丨第二期 聚焦绿色金融体系 探索科技租赁模式

绿融汇丨第二期 聚焦绿色金融体系 探索科技租赁模式

时间: 2019-03-26 来源: EESIA 作者: 打印 字体

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与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于3月22日下午在北京联合举办第二期绿融汇沙龙。本次沙龙邀请了知名行业专家介绍绿色金融相关情况,并就绿色低碳企业围绕企业融资问题与需求展开充分交流与对接。中关村科技租赁、金易奥、恩吉赛威、北京方胜、瓦得能、嵘勋环保、中润浦、中竞同创、中创动力、中能环科等相关企业代表20余人与会。本期会议由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曹宁主持。


01.jpg


沙龙上,中关村租赁总经理助理刘守泉首先发表了致辞。刘守泉指出,中关村租赁有限公司与其他金融公司得不同之处,在于其对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的深度关注。中关村租赁于2018年底提出“新租赁”概念,对“租赁”重新定义,得到业内高度认可。截至目前为止,中关村租赁累计支持项目超1000个,累计投放资金超过150亿,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刘守泉表示,今后中关村租赁的目标是加深对绿色低碳行业的理解,坚持专业化,增加投入与交流,做最懂产业的债权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的支持,帮助绿色金融产业持续发展。


02.jpg


作为活动主办方,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负责人李清举阐述了联盟组织绿融汇沙龙的初衷。他提出,自己从事绿色低碳行业十几年,融资难是企业绕不开的话题,归根究底,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金融机构对行业理解不到位,导致其针对绿色低碳这一新兴行业产品创新不足,且容忍度不高;二是绿色低碳企业自身在金融方面专业能力不够,多数企业没有专业的融资部门,金融背景出身的专业人才配给也不够充分;三是行业缺少精准、高效的对接平台,信息交流不对称。为了促进产融结合,解决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沟通不畅现象,搭建一个具有时效性的产融对接对接平台,“绿融汇”因此应运而生。


03.jpg


本期沙龙有幸邀请到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史英哲先生发表了《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解析》的演讲。史英哲教授首先根据《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讲解了绿色金融的定义,介绍了绿色金融的背景、作用与发展概况,划分了绿色金融体系的囊括范围,阐述了至今为止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描述了近年来绿色金融体系的市场发展进程。此外,史英哲教授还为现场嘉宾详尽解读了3月6日刚刚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版)》(以下简称“《指导目录》”),他断言《指导目录》将成为今后各部门出台绿色金融相关制度与政策的重要参考,《指导目录》在助力市场主体提高绿色识别能力、推动金融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率之外,还将为政府出台激励措施提供判断的“绿色”基础。


与此同时,史英哲教授还着重为与会嘉宾们科普了绿色债券的相关概念与政策。他指出,中国绿色债券具有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审核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声誉的特点,潜力巨大、发展迅速,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非常值得各绿色低碳从业人士关注。


04.jpg


中关村租赁大环境事业部总监任白冰为现场来宾仔细介绍了中关村科技租赁公司。据介绍,“租赁”概念起源于五十年代的美国,九十年代时期进入中国,属于改革开放的产物,真正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还要拜2010年后经济发展、审批下放之便。中关村租赁成立于2012年11月27日,是国内首家以高科技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科技租赁公司。公司希望能够成为最值得信赖的科技金融合作伙伴,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成就科技创业者的梦想。


中关村租赁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租赁服务的金融机构,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定制租赁解决方案,以投行的眼光筛选科技项目,构建服务体系化解金融风险,具备产品个性化、服务综合化、客户集群化、团队专业化的特点。其中,大环境事业部在过去五年累计投资43亿元,共为64家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放38亿元,新增100家客户。任白冰表示,大环境事业部今后将继续对能源站、危废处理、环卫一体化、应急环保处理等节能环保新能源循环经济相关领域保持高度关注。


05.jpg


在宣讲结束后,与会绿色低碳企业代表们就企业发展情况及融资需求等进行了介绍与互动交流,中关村科技租赁详细解答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打包、药企药渣循环利用项目、盘活固化资产、集中供暖、余热回收、生产线搭建等相关领域的融资条件与模式,为参会的各绿色低碳企业带来不少启发。


06.jpg


绿融汇投融资沙龙是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倾力打造的绿色低碳产业投融资品牌活动。该活动以“产业聚焦、资本协同”为宗旨;以打破绿色低碳企业融资瓶颈,搭建绿色低碳产融对接平台为目的;以企业集中路演或银企对接会为主要形式,为投融双方提供直面深入交流与相互了解的机会,实现绿色低碳企业与金融投资机构的高效对接。为绿色低碳产业打造一个最具影响力、最具时效性、最具价值性的投融资平台。


07.jpg


07.jpg





返回列表

上一篇: 绿青荟丨第十一期在京成功举办

下一篇: 高屋建瓴丨嘉宾对话畅谈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eesia@ees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