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中国光伏高管德国被抓,原来不是第一次?

中国光伏高管德国被抓,原来不是第一次?

时间: 2023-06-19 来源: EESIA 作者: 打印 字体


欧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展览会——德国慕尼黑太阳能光伏展览会(Intersolar Europe)可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光伏企业盛会,每逢开展,世界知名的光伏企业基本都会组团参加。

今年的Intersolar Europe展于6月14日到16日期间召开,吸引了全球近1400家参展商,而中国企业作为展会的主力军,更有大批光伏企业高管前来捧场。

出乎所有人预料,展会前,来自中国江苏的一名光伏企业家,却在慕尼黑机场被德国警方拘捕。国内光伏圈被瞬间刷屏,引来热议不断。



参展惊魂!光伏高管异国被捕为哪般?


时间回到北京时间6月12日01:03,搭载了多名参加Intersolar Europe展的中国光伏从业者的汉莎航空LH727航班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于当地时间7:05抵达德国慕尼黑机场。

本应太阳照常升起的一次普通赴德参展行为,谁知下午却陆续有中国光伏企业高管“被身穿制服的人带走”的消息传出,更有业内爆料称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润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格林保尔光伏有限公司三家中国光伏企业人员被德国警方带走。一时间风声鹤唳,引发连串猜疑,甚至有投资者担心会波及股价。

6月13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澄清声明,称网传光伏从业者在德被带走消息多有不实。这次协助调查的只有一人,不涉及网传的多家中国光伏企业,也没有出现多名人员协助调查的情况。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表示,目前此事是陈年个案,不用上升到整个光伏行业,更不涉及正常的中欧光伏贸易。

那么,事情真相究竟为何呢?

事件当事人名叫浦永华,是中国光伏行业的一名资深经理人。他曾在江苏润达光伏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人大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江苏润达光伏无锡有限公司、江苏格林保尔光伏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任职,目前系江苏格林保尔新能源有限公司股东,江苏沃迪思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无锡派克木业制造有限公司股东。据悉,当天不到16时,浦永华已结束调查前往酒店。6月13日,格林保尔在回复媒体时称浦永华确实接受了调查,但目前正常参会。

德国警方表示,当地时间6月12日早上,德国联邦警察在来自上海的LH727航班抵达时逮捕了一个人。“德国奥格斯堡的检察官办公室已经对此人发出了审前拘留令(pre-trial detention order)。”德国警方称,“此人于14:00被带到奥格斯堡地方法院的法官面前。但在一定条件下,逮捕已被暂停。”

对于“多人被带走”的说法,德国警方表示,该航班乘客中另有3人因签证问题曾短暂被带至机场警局询问,问题澄清后即放行离开,前后不过半小时。两件事之间并无关联。

奥格斯堡检察院也书面回复称,此案涉及经济犯罪领域的违法行为,时间跨度为2015年到2017年之间。受指控的高管在这段时间里担任一家中国光伏产品制造企业的高管,同时负责出口销售业务。根据2018年进行的一系列搜查所得出的调查结论,认定受控人具有“重大的犯罪嫌疑”,但目前尚不能透露有关指控的更多细节。法院于6月12日决定对其的拘捕令“有条件暂停执行”。
 

大部分业内专家都将此次事件归咎于欧盟对我国光伏企业发起“双反”的历史遗留问题。



进局子原来是因为TA!


那么,风波中心的“双反”究竟是指什么?
 

让我们将时钟回溯至2012年。在规模效应、政府补贴和产业集群等因素的加持下,中国企业在光伏领域国际竞争中占据了完全优势。有数据显示,当时中国光伏组件产品80%以上出口至欧洲市场。

为了抵抗来自中国厂家的强大压力,2012年9月6日,欧洲对我国光伏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

2012年9月25日,欧洲光伏行业协会EUProSun向欧盟提起申诉,指控中国光伏制造商存在倾销行为且得到中国政府补贴,并要求对相关产品征收惩罚性进口关税。

2012年11月8日,欧盟正式启动对我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最终调查结果是,欧盟接受了121家企业的价格承诺,对其他企业征收47.7%至64.9%不等的“双反”税,涉案产品为光伏晶硅电池和光伏晶硅组件。

2013年6月,欧盟开始对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课征临时性反倾销税。

2013年8月,欧盟委员会宣布接受中国机电商会和94家光伏企业的价格承诺申请,格林保尔为参与价格承诺协议的公司之一。

2013年12月,欧盟实施中欧光伏最低价格承诺协议(MIP)。该项协议要求各家公司以高于最低限价的价格对欧盟市场销售光伏产品,且每年销售量须限制在一定配额内,协议外的厂商则需缴纳47.6%的高额“双反”关税。

“双反”税于2013年开始征收,为期5年,同时对中国光伏产品给予严格的进口限额,每年只能“自愿”从中国出口到欧洲固定规模的光伏产品。直至2018年8月底,欧盟委员会才宣布结束对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MIP也在同年9月3日午夜正式结束。

这一系列措施导致了两败俱伤的结果。中国光伏组件出口规模大幅下降,2013-2017年,国内光伏组件出口欧盟市场的规模出现断崖式下跌,从5.39GW降至1.16GW,降幅接近80%。与此同时,该举措也推高了欧洲光伏装机成本,造成当地光伏产品价格居高难下,市场需求萎缩。欧盟市场在2011年的光伏装机需求一度达到24吉瓦,而2016年,欧洲光伏市场需求却降至6吉瓦,达到历史最低点。

欧洲“双反”政策执行期间,一些中国光伏厂家违反了价格承诺,为了拿单子以较低的售价执行,无法满足备案,甚至出现做阴阳合同的个例情况。还有的厂商因为不在出口名单内,转到东南亚地区通过第三国假冒贴牌出口,躲避欧盟进口限制和关税限制。

2018年中国“531新政”之后,欧洲虽然对中国的“双反令”放开,但对2018年之前发生的事情仍继续追溯。在这样背景下,很多人认为德国警察是“算旧账”,对于2018年前的贴牌逃税追究责任。



那些年因为“双反”进去的中国光伏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在德国被抓,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来自光伏企业内部人士的说法,德国光伏展几乎每年都要抓人,光伏行业的人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10年前,在汉诺威CeBIT展、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科隆五金展等德国展会,都曾经常有中国参展商被带走,尽管这些人后来都被释放,但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的声誉。在经过中方抗议后,德方才开始规范此类无理行为。也有德方内部人士曾说,这是在德国竞争对手的要求下对(嫌涉违法的)中方人士的打击。

最近一次引起轰动的逮捕事件发生在2019年5月,德国海关在Intersolar Europe展期间执行了两项逮捕令,两名中国光伏企业高管被带走协助调查,震惊全行业。逮捕原因涉及太阳能组件的商业走私以及违法规避了2018年9月之前欧盟执行的最低限价MIP。同一时间,纽伦堡-菲尔特检察官办公室也证实了这起逮捕事件。

根据德国检方透露的信息,他们被指将太阳能电池板出口到欧盟时,更换标签,变更为中国台湾和印度制造,以此来规避欧盟最低限价。据称,其中有高管来自浙江玉环尚博能源公司,通过贴牌的方式逃掉了欧盟对于反倾销的3500万欧元的税。

除此之外,德方还曾披露个别中国光伏企业规避最低限价的方式,如先遵守最低限价,但是随后进口商和供应商之间进行所谓“回扣付款”补偿,最终,消费者支付了等同于中国市场的产品价格,违反了最低限价要求。

事情发生以后,国内多家光伏企业几乎同时发布高管辞职公告,外界解读为多家高管被德国警察抓捕,同时多家高管虽然暂时没事,但是为此事辞职“跑路”,减少风险。

与2019年的严重后果相比,本次事件多少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当前,欧洲光伏行业正处于政策巨变的动荡期。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欧盟加大了对于绿色能源开发力度,欧盟希望在2030年可持续发电占据80%,预计2023年欧洲光伏装机量可能达到68.6GW,比去年增加39.7%,光伏市场即将进入“狂飙”阶段。

面对如此大好形势下,中国光伏企业都摩拳擦掌,希望在欧洲市场上“分一杯羹”。此时高管被捕事件重演,在一石激起千层浪之余,也收获了业内人士相差甚远的两种回应。

部分市场人士忧心忡忡,担忧随着近两年国际上光伏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升级之势越演越烈,此次旧事重演或将会进一步影响到整个中国光伏行业拓展海外市场;同时,也有部分资深业内人士安之若素,认为本次事件无关地缘政治,主要中国光伏企业在德国的光伏业务也未受影响,欧洲光伏市场大有可为。

你们怎么看呢?



返回列表

上一篇: 深圳位列榜首!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发布

下一篇: 欧洲议会通过《新电池法》协议,法案正式生效仅剩最后一关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Alliance 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 京ICP备18013713号-2 技术支持:北京广元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电话:010-58460051 邮箱:eesia@eesia.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华腾北搪商务大厦1001室(邮编:100022)